自动发货>收到卡密后>用"QQ登录"方式到本站>在线充值它
资源导航
当前位置: 博学网 >名师讲座 > 战略管理

资源简介:

 【混沌商学】美学思维全集

什么是趣味?重点在味!
休谟版本的趣味是什么?
 
喝一点点就能分辨好坏,能品尝出别人喝不出的成分,
所以趣味一定是属于少数人的。
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欣赏,辨别!
康德的趣味判断:快感!
 
 
所以,趣味是一种能力,但不是逻辑理性能力,实践能力,而是感性能力!是识别复杂成分,评价好坏,快感能力。
 
趣味有高低么?
 
 
如何理解?
1.客观因素,贝多芬成就更高
2.主观因素,我欣赏的对象是谁没有关系,比如喜欢甜和苦,没有高低,是我个人感受。但是趣味高低和你欣赏的程度有关系。
科恩认为趣味无高低,只能说趣味改变!
 
休谟,认为趣味强度有不同
 
 
休谟认为趣味有主观的标准。
 
我们想获得对世界更多更丰富的感受,
彭峰老师观点,我们的趣味可以更好,更多,眼界更开阔的人,趣味更多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更有品味!所以趣味可以多一点。
接下来,如何提升审美趣味?
欣赏的更多+更多的欣赏→_→趣味
微小事物上发现更多的美!
 
我们要关心形式,更多关注感性,突破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式),中立的视野(非功力)
1.感受力~欣赏小心眼去欣赏,关注细节!
 
禁忌:大而华丽的词汇会掩盖实物的细节,具体之美!
要分析好在哪里?见微知着,呈现画面感,描绘了一种活泼生动的世界。我们不要追寻未来,而是感受当下朴素生活的美好活泼带来的充实!
李白的诗人:对世界的敏锐感受力,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杜甫的诗: 三言两句,写出旅途艰辛!早行石上水~
 
郭溪《早春图》好在哪?
画上每一笔都不白用!画中无路却有路!
可行,可望,可住,可~
画中有暗示的,和我们生活有关联~
在我们触手可及家园,建立山和水!(梦想)
 
西方绘画也是如此!画不仅仅是画,画中的狗意味着爱情的忠诚,苹果象征男女性爱,凸镜里还突显了自己,画家也在画中,把自己隐藏在自己的画作里。
关注画面细节,会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讯息,不仅能关注到艺术家的身影,还有一种仿真立体感,画里感知细节处理!一花一世界。理解艺术世界里的世界观!
如何去欣赏?接着要不懂事!
 
知道了以后,还要忘掉你头脑里的知识!
学会用不同的眼光,陌生的眼光去看,才能看到更多的美!
提升品味关键就是陌生化!
看到它,就像第一次看到它,感知它!
如何陌生化?
把物脱离它熟悉的环境,重新去看!比如把大街上的车轮搬到博物馆去欣赏!
我们生活中常常漠视我们身边之物,太习以为常以至于无感。我们的日常,一旦脱离它熟悉的环境,我们的目光再去看,居然就变不一样了!
 
我们总以为艺术在别处,在罗浮宫,他的艺术品教育我们,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重点我们要用身体去明白,去感知!感知力是最重要的~
艺术家,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给我们展现了更多维度。
 
好作品也要学会卖关子!要有期待落差!
艺术届有个观点: 期待落差越小作品越庸俗!期待落差越大作品越伟大,因为这样更会震撼人心。
所以,历史上,多悲剧艺术!
 
失望,也是一种感受!也是提升自己的契机!可拓展纬度,艺术家瞎胡闹为什么呢?
瞎胡闹的人能成功,一定有文章,所以,我们要继续探究。
提升趣味,还要有在场感!(回到当下)
审美是此时此地的临在,不要一心望着远方!审美是个当下的事情,是你自己说了算的事情,忠于自己这一刻的感受,呈现的面貌。
 
 
关注此时此刻当下你的感受,是审美关键!
 
审美的确定性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绘画不同时去看,周围物体颜色,光线都会投射干扰它,会影响你的观看效果!
即使知道伟大的小说家也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尽一片叶子。
拙政园去几百次可能感受还会不同!四时均不同。每次声色都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欣赏就是这样,不要追确定性,
声,嗅,光,影。
 
提升趣味第二大点:形式感
 
多样统一,比如对称,比例,均衡,呼应
作为语言的艺术
我读Neslson Goodman的观点所启发到的:首先,世界无所谓真相,真相是靠我们的语言通过指称、图式和例证去传达,或者叫“再现”;一切不是世界本身,却试图向我们的意识映现世界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语言,也就是说,它总是试图指称自身之外的某物或者物的某个方面。那么,不同的语言以各自不同系统和风格,从不同的角度传达世界的面貌,科学在简洁而抽象的方面传达世界的真相,艺术则在密集而具体的方面传达世界。正如有人看到了一个土堆,有人通过放大镜看到了土堆上的蚂蚁,而有人通过显微镜看到了蚂蚁身上的细胞,我们不能说谁对世界的认识更重要或更正确,它们是同样真实和必要的认识。艺术和科学都是指称外部世界的某种语言,只不过在句法密度、语义密度、丰满性和例证性上面,它们有程度的不同。而因为这个世界总是依赖于我们的语言朝我们显现,也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各种语言所创造的世界,艺术和科学都参与这个世界的创作。
趣味的高下
康德道出的并不是什么独到、晦涩的东西,而是正常思考所能及的。在我十五六岁,爱上古典音乐的时候,我就在想:人是平等的,但趣味并不平等,也不能用数量化的民主来敷衍。身边大多数人都爱流行音乐而非古典音乐,但并不能因此说:每个人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古典和流行并没有高下之分。我自己曾经也爱流行音乐,后来在知识和感受力的扩展中,爱上了古典而疏远了流行,这里面是有高下之分的。我们只能说:一个人,通过训练,可以具有更高的鉴赏力,却不能说,在鉴赏方面没有高下之分。当时我为何那么坚定,理由也和康德一致:因为我不能相信对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热爱是与我个人的私心有任何关系,或者说只对我个人有效,即使身边所有人都不喜欢(更准确地说:不愿努力去了解和感受)他们,我依然坦荡地相信他们的音乐符合某种更高的普遍原则,不像那种排他的对于美食或异性的爱,这种热爱期许每个他人的分享,希望在众人的提高了的趣味的同意中映现那个在我心目中为理智所确定的普遍有效性。你相信,那种感动合乎每一个正常的人类心灵,虽然它没有、也并不追求那种在客观上可以检测和论证的原则,但你作为一个正常人类心灵的具体例证,在审美直观中察觉到那种无法通过排他来确定为私有的愉悦(感动),这时候,心灵自觉到它所例证的那一个类。也就是说,它作为类的例证,分有了类的共性,又通过对于这种共性的直觉来做出一个对于整个类都有效的判断,并且从而对整个类都提出一个对于此判断都表示同意的要求。因为这种普遍有效的判断是通过直觉而非思辨来实现的,因此它被标记为审美的,而非道德或认知的判断。
审美与伦理(一)
审美和伦理之间的关联,可以通过二者的内在结构和方式来把握。
在经验的层面上,有鉴赏力的人未必有道德,而有道德的人也未必有鉴赏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和伦理没有必然的关联,更谈不上审美能引导人走向道德上的善。但这种对比,以及通过这种对比来否认审美和伦理的关联是否是符合逻辑的?一个画家不会欣赏音乐,而一个音乐家不懂绘画,他们是否可以相互指责对方没有鉴赏力?如果我们不把伦理和审美看成成见所认为的两个领域,也就是说,一个属于实践理性,一个属于直观感性(这里并不试图摆弄清楚二者的交叉重叠,而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谈);而是把审美(这个词我们常常赋予艺术欣赏)看成是对于物的艺术加工,而伦理看成是对于人本身的艺术加工,那么我们就能没有困惑地理解二者的相通。审美把物做成艺术品,伦理把人做成艺术品(这里共用的“艺术品”一词可以指通过技艺使得理性精神在表象世界的某物或某行为上充分显现的结果)。于是,我们也就能理解,一个人有能力把某物做成艺术品,却无力把自己做成艺术品;另一个人有能力把自己做成艺术品,却无力把某物做成艺术品——前者是无德的艺术家,后者是无才的善人——二者的区别正如画家无法弹琴,琴师不懂绘画一样。虽然从经验的层面上,画家并不显出必然比常人更容易学会弹琴(那也许是因为绝大多数画家不认为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做这种尝试),但从理论上,我们是可以推测,一个高明的画师比庸人更具备条件去理会音乐。正如上面所说的,我们把鉴赏力看成一种对于理性的直观能力,在这一点上是不分画家和琴师的,只是在如何通过材料再现这种直观上面,不同的人见出了区别。我们判定,在画家和琴师之间,在艺术家和善人之间,是共有一种高度的理性直观能力的。有人把这种直观到的理性付诸油彩,有人付诸音乐,有人付诸日常行为。但为什么说鉴赏力可以促成道德行为呢?艺术欣赏为什么可以有利于人的行为趋善呢?(我重申,尽管经验的例子可能反驳这一点,但不妨碍从逻辑上去要求这一点。何况经验统计的不可靠性在休谟的时代就被怀疑了)我们这样说可能比较合理:艺术欣赏作和行善共有一个必要条件(理性直观),但并不共有其充分条件。在艺术欣赏中被要求并且得到锻炼的,正是道德行为所必然要求的。但尽管这在艺术欣赏中提高了的理性直观能力是行善所必需具备的(也许是最重要的)能力,因为这一条件还不够充分,单凭它还不足以实现善(实现善,还需要别的能力,比如说行为能力,比如说意志力;并且,即使就理性直观这一点而言,也许审美更偏于直观能力,而行善更偏于理性能力),所以艺术欣赏还不足以必然引人向善。但无论如何,具备高度鉴赏力的审美的人,已经具备了向善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只要它稍微转变一下自己努力的方面,把对于作品的欣赏用于欣赏自己的人格;把对于作品的要求用于要求自己的人格。而且,审美之所以走在自由之先,还有一个原因是:人永远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人的艺术化始终持续着,而物的艺术化可以也必然先于人而完成;因此,物的艺术化可以作为人的艺术化的一种训练;物的鉴赏也可以预言人的鉴赏。
审美与伦理(二)
从“表现”这一点来理解艺术和道德的相通也很有意思。区别只在于:我们通过艺术语言还是通过行为来表现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M. M. Eaton Aesthetics: the Mother of Ethics?)这类似于Nelson Goodman所讲的艺术和别的语言一样作为不同的“象征symbol”或“指称denotion”。
“评价”这一概念也可以用于理解二者之相通。道德总是需要评价,艺术也一样,这样我们也可以都把它们看成是人的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再进一步,艺术主张“和谐”,道德也主张“和谐”,《乐记》的“大乐与天地同和”、“乐声与政通”谈的就是类似的问题。毕达哥拉斯的后来被开普勒证明了的“天体音乐”,就不单是天文学意义上,而是通过“天体”这个隐喻暗示统治宇宙(包括人际关系)的美学原则。
“为自身”——表面上,具体的道德原则总是指向一个目的,但道德立法所要到达的逻辑终点是不允许有工具性存在的,也就是说“人是目的”(如康德所言)或者“绝对的道德律令”。一个不抱任何目的,单为自身而存在并值得欣赏的东西,听起来就很有审美的味道了。区别只在于,审美是我们在通过工具化无限上溯的功力生活中突然停下来,对于目前这个对象放弃一切目的而观照;最高的道德原则,是在我们的理性已经穷尽了所有工具性的上溯之后到达的绝境,当理性已不能动弹的时候,信仰或者观照就出现了。
“教育”——行为的现实性和复杂性使得抽象的教条不能胜任道德教育,那些教条,正如历史表明,有时反而导致了不道德。这时候就需要有具体而微的范式,这种范式靠文学和艺术来创造。“审美教育”不仅是教育人审美,而且是通过审美来实现“教育”,但后者完全不同于“宣传”,宣传是无视审美本身的价值而迫不及待地想达到“教育”的目的,真正的审美教育坚持审美作为不可替代的一种教育,是手段和目的的结合,在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一系列康德式的二律背反“无目的而合目的”、“无利害而令人满意”。
“审美”的界定
对于审美,有经验式的界定,也有原则性的界定;前者是所谓的“特征描述”,后者是所谓的“定义”,当代、尤其是分析哲学作的多是前者,而古典如康德做的是后者的工作。但我们要小心不能断言后者比前者更糊涂。事实是复杂的,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复杂的现实当然容许琳琅满目的各种解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理性去追求明确和单一。有时候,理性不在于屈服于现实、解释现实;还在于向现实提出要求,这种要求未必是外在于现实,而只是未被现实所实现的。Nelson Goodman所提出的“光谱”说很可以借鉴。理想的审美状态和纯粹的非审美状态也许可以作为光谱的蓝极和红极,现实的审美事实可能总是在两者之间,或靠近蓝极或靠近红极,但这并不能否认两极的必要性。正如地球的北极和南极虽不能住人,但没人可以主张把它们当成毫无意义而解构。康德是必要的,没有康德许多分析哲学家都会失业。
2008-11-21
思考与想象
这个问题(道德和想象力的关系)涉及到我的一个更广义的主张:哲学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是依赖想象力的?这里的“想象力”一词当然不是指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而是指具体的形象、表象能力。或者更明确地说,思考在多大程度上真的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而且应该是纯粹“抽象”的?离开对一种生活现象、行为和事物的想象,理解或形成一种思想是否可能?当我们把一套抽象的符号语言按某种秩序罗列起来,我们能否说:这就是思想?还是在这套符号语言系统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冰山一样的形象和经验系统,没有这套系统面前的一系列符号也只是墨水的印记而已。这里还不是肤浅地谈一个能指和所指的问题,也不是符号和对应物的关联问题,而是语言和事实的关系问题。我们容易同意符号不能离开所指来谈问题,但我们是否同意语言不能离开对事实的想象而进行思维?比如说,当我们谈“热”的时候,在“热”这个墨水印记背后当然要联系一个“热”的概念,但问题是,每一次对于“热”的概念的把握是否还要联系通过想象唤起的在人身上实际发生过的“热”的感受(不管这
生活的审美化——这本身就是一个伦理命题了。但我很早就指出过,生活审美化并不是天天听音乐看电影(事实上很多人是这样理解的,其实他们的本意是“生活娱乐化”),而是使生活本身具有更明确的审美气质,比如像杜威所提出的经验的完整性(unity, whole)和省察(perception)的必要性,取消审美和生活的界限不是要庸俗化审美而是要精致化我们的生活,而精致化我们的生活必须到生活自身中去改造它,而不是bourgeois式地一味提倡情调和趣味,那样导致的是一种貌似高雅的不真实的生活。改造的最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意义”、“创造”、“美-德”
当你说“我要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里所指的“意义”一定不是停留在概念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说这话的时候,人似乎有一种野心,要把概念语言所领悟到的真理全部生活出来,要实现,要显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审美使有意义的生活成为可能”,因为“有意义的生活”等于“一种意义的现实化和显现”也就等于“审美”。
在艺术方面,我一度推崇“创造”一词,后来却淡化了,大概是因为这个词太空洞,创造总是对某物的创造,创造本身不具有实在性。但无论如何,艺术把人类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这说法大概是符合事实的。再没有哪个领域比艺术更强调毫不重复的创新,可以说,艺术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是最前卫的,它甚至跑得比思想还快,当思想还在为自己对于最新事物作出了认识而沾沾自喜的时候,艺术已经造就了更新的事物。
当我们把“创造”当作一个正面原则要求于所有人类活动的时候,它就成了一个道德词汇了。
在引论R.W. Repburn的观点的时候,又很有意思了。对于一种符合伦理理想的生活,我们经常把它描述为“连贯,广博,生动,和谐”,而这些都是在鉴赏的时候经常使用的词汇。这里确实有惊人的一致,当我们要求我们的生活也具备合乎鉴赏的艺术品的那些素质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生活就会是合乎道德的。要不然,我们怎么经常说“美德”呢?
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二者都要求针对具体行为和事例的细节的判断,“他是一个好人”——这句话在不同的语调里可以有完全相反的意味,可能是高度的赞赏,可能是极刻薄的讽刺,也可能是温和的鼓励,对于这句话以及说这话的人的评判因此就需要不仅理智、而且感官上的敏锐,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作出严谨的道德判断,他需要动用感觉的能力,通过感官感受直观本质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在审美欣赏中所运用的鉴赏力。
而反过来,审美所培养的鉴赏力,可以帮助人更好地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以及具备更好的道德行为能力。
审美所能提供的,我们日常生活所难以提供的锻炼,不是单纯的感受力,而是通过感受直观本质的能力。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本月排行

  1. 1【黄江南】教授讲世界经济变局:观念经济学

    9.8 GB

    67657878次浏览

    金融频道

  2. 2【闫帅奇】男性腹肌打造瘦肚子全方案

    9.6 GB

    56456899次浏览

    健康养生

  3. 3【闫帅奇】28天极速减脂计划

    9.8 GB

    43546642次浏览

    健康养生

  4. 4【黄执中】成为懂情绪的高效沟通者

    9.6 GB

    567675347次浏览

    沟通谈判

  5. 5【江无情】福尔摩斯的推理笔记

    8.78 GB

    89866443次浏览

    心理催眠

  6. 6【姜振宇】MBTI性格分析16集

    8.58 GB

    67867866次浏览

    心理催眠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